澳门赌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结果反馈

2020年度苏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市民版)

时间: 2021-11-02 16:13 来源: 苏州市民政局 访问量:

为客观反映2020年度苏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苏州市民政局面向全市开展问卷调查,以获取公众对苏州当地慈善事业的认知、参与和评价等一手材料。本次调查主要受访对象是各区市的社区居民和大学师生及家属,覆盖的人群较为广泛,反馈的信息真实有效,现将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项目组共回收有效答卷1157份,受访市民占苏州市1274.8万常住人口的0.91?。本次问卷调查,苏州下辖10个区市达到全覆盖,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姑苏区、常熟市、吴中区参与度最高,受访者人数均超过100人,共780人参与问卷调查,占比67.42%。苏州主城区市民总体参与度较好,还吸引了在苏州工作生活的其他省市近百人的参与和反馈。

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从性别来看,以女性居多,共707人占比61.11%,是本次问卷调查提供反馈的主要群体。从年龄分布看,以20岁至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最为集中,分别为500人、300人,各占总人数的43.22%和25.93%,40岁年龄段213人,占比18.41%。青壮年占全体调查对象的87.55%,他们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慈善事业影响的重要群体,受访者年龄分布较合理。从户籍情况看,44.51%为苏州本地人,27.57%是临近的江苏省内或上海市人,还有27.92%的外省市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常住苏州3年以上的受访者占65.25%是主流,他们对苏州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较为熟悉;另外还有近三成外来的新苏州市民从多视角审视苏州慈善,反映的情况较为真实全面。从文化程度来看,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达1095人,占总人数的94.64%。其中,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受访者最多,分别为470人和428人,两者合计占比77.61%。从工作单位来看,参与问卷调查最多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共285人,占总人数的24.63%。此外,单位负责人有246人,办事人员193人,学生161人,各自占比21.26%、16.68%和13.92%,还有不少来自生产生活服务行业、生产制造行业等其他行业人员参与。受访者总体素质较高,基本覆盖了苏州市各行业群体,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收入水平来看,月收入7000元以上的有644人占比55.66%,3000元以下的197人占17.03%。其中,月收入10000元至15000元区段的受访人群最多,占总人数的23.77%。由于本次受访者教育水平和职业层次较高,加之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等人均工资较高区域的人数比重大,因此受访群体总体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总体看,受访者的经济收入情况比2020年苏州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82元的水平略高。

总体看,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从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职业和收入等方面分布情况较为均衡,人员素质较高,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信度较高。

二、市民对慈善事业的认知情况

受访者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知晓度较高,约86.17%的市民接触或了解过某类公益机构或慈善业务,其中红十字会的知晓度最高,为63.09%;志愿服务机构、慈善会紧随其后,知晓度分别为54.71%和51.34%,均超过受访者的半数。受访者对基金会、社工服务机构也有一定了解,知晓率均超过三成。此外,受访者对冠名基金、慈善信托的了解不足5%,由于慈善信托出现仅有5年时间,还属于新生事物,而冠名基金更多面向企业机构,对于普通市民公众的影响还比较小,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可进一步加强。

从参与度来看,绝大多数的受访者都有意愿参与慈善事业,其中愿意提供志愿服务的最多,占比63.09%,愿意参与慈善活动/项目的受访者占比54.71%。在捐赠款物问题上,愿意捐赠物资的占比51.34%,愿意捐赠现金的比重为31.29%。显示苏州市民对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较为热情。从参与动机来看,受访者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较为多元。其中,个人爱心驱动的比重为64.30%占据主流,也反映出苏州市民爱心意识普遍较强。单位组织安排的比重为56.61%也较高,社区街道通知的占比31.20%,可以看出苏州的企事业单位和基层政府部门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均有较为积极的举措和行动。媒体报道倡议占比27.14%,亲友推荐介绍的占比25.76%,侧面反映出我们周边的人和环境对参与公益决策具有一定影响。此外,仅有1.5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从活动开展来看,共有82.63%的受访者对2020年度苏州开展的公益慈善活动有印象。其中,志愿服务、慈善募捐、义诊义检三类活动继续保持较高知晓度,占比分别达到63.27%、54.45%和40.19%。另外,慈善文化宣传占比20.66%,慈善评比表彰占比8.47%,由此可见,苏州公益慈善活动开展整体做得较好,在传播慈善理念、褒奖慈善先进方面还有进步空间。从活动宣传来看,2020年共有约九成受访者在不同类型的媒体和场合接触过公益慈善相关宣传信息,其中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主要渠道,占到65.08%,网站的占比也达到49.52%,通过互联网传播慈善更加受到市民青睐。电视、报刊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影响力依然强大,分别占比57.99%、45.55%和36.56%,在宣传慈善方面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市民对慈善事业的参与情况

据统计,苏州市年度慈善捐赠规模位于全国地级市的前列,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反映出个人对社会捐赠的贡献情况。在个人捐赠方面,2020年共有94.55%的受访者有过捐赠行为,其中69.66%的市民全年捐赠额超过100元,平均捐赠金额比上年有显著增加。其中,捐赠额在100元至500元的受访者最多,占比40.71%。数据显示,有10.20%的受访者全年捐赠超过1000元,甚至有15人的捐赠额超过1万元。所有受访者全年捐赠金额的中位数大致在300元左右,比全国人均捐赠多出近2倍,体现出苏州市民普遍乐善好施,慷慨度较高。在网络募捐方面,共有86.43%的人参与过网络募捐,捐赠渠道覆盖了目前我国全部20家互联网募捐平台。其中,支付宝公益、苏宁公益、腾讯公益、水滴公益、阿里巴巴公益这5家平台的使用率依然保持领先,次序也保持不变,占比分别为47.88%、42.09%、41.75%,37.08%和23.16%。另外,有6.48%的受访者表明曾通过其他网络公益平台进行捐赠,可见对网络捐赠规范化的宣传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社区公益方面,苏州市的社区公益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较好,受访者中正面评价的比例为85.22%,其中认为“好”或“很好”的占比43.82%。说明受访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正不断增长,但慈善行业所提供的社会化服务不够平衡、不够充分,社区公益服务的供需需要进一步完善匹配。在志愿服务方面,有74.42%的人在2020年内曾参与志愿服务行动,其中注册志愿者的比例为41.57%,对比2019年略有下降;还有36.39%的非注册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比上年有所增长。全年志愿服务时长在5小时以内的群体依然最多,占受访者的36.73%;服务时长超过20小时的占比17.46%,约有两成的志愿者较为活跃。

2020年初,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并持续至今,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但也激发出了全民的慈心善举。受访者中80.64%的人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抗疫慈善行动,其中参与网络捐赠的占44.17%,参与志愿服务和线下捐款的均为31.89%,还有17.46%的受访者未参与但关心相关公益活动。

四、市民对慈善行业的评价情况

从慈善服务评价来看,受访者普遍对苏州市的公益慈善服务表示认可,其中74.76%的人做出了正面评价。有64.48%的人认为服务比较全面,43.99%的人认为服务水平比较高,仅有1.04%的人对服务评价较差。另外,还有8.1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也反映本地慈善服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仍有拓展空间。从慈善宣传评价来看,针对苏州市慈善文化宣传工作,高达93.00%的受访者都给予了正面评价,有54.80%的人认为宣传效果较好,比上年有所降低。另外,有4.41%受访者不了解本市慈善文化宣传,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降低,显示2020年慈善文化的传播力度有所提升。从政府支持评价来看,有63.61%的受访者认为苏州政府部门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好”或“很好”,总体正面评价占比92.57%,比上年度提高约8个百分点,反映绝大多数民众都比较认可政府部门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的成绩。从信息公开评价来看,有59.90%的人认为本市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诚信度较好,正面评价占比91.88%,苏州民众对慈善行业保持了较高的信任和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民政部等部门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登记、公开募捐管理、慈善信托管理、慈善活动支出、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慈善信息公开等规章或政策性文件;财政部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新的有关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政策性文件;江苏为代表的多个省份立法机关还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性慈善法规,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现实中,公益慈善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受访者中有87.73%的人关心和认可慈善事业。但值得重视的是,高达88.76%的受访者不太了解《慈善法》,其中76.49%的人对《慈善法》知道不多但关心慈善事业,还有12.27%的人不了解《慈善法》也不关心慈善事业。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在贯彻落实《慈善法》,传播慈善理念和开展慈善活动时,对于相关法规政策的宣讲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慈善法规、慈善文化等的普及宣传建设还任重道远。

五、市民对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评价情况

在评价苏州市民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时,高达95.94%的受访者持有正面评价,比上年高出8个百分点,其中64.65%的人认为“好”或“很好”,说明苏州慈善事业的群众基础深厚,发展持续向好。另外,高达94.73%的人对苏州市的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家的慈善行为评价正面,比2019年高出9个百分点。其中64.74%的人认为企业慈善做的较好,仅1.65%的人认为做的不好。苏州市民企强、外企多,企业家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管理上接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优秀做法,全市的企业慈善在全国城市中都算做的比较好。

从幸福感评价来看,有86.86%的人对2020年的工作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正面评价的占比高达98.96%。绝大多数人非常认可和热爱苏州这座城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苏州这座美丽宜居、崇德向善的城市底蕴高度契合。

六、市民对慈善服务的需求情况

苏州市慈善事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为深挖市民对慈善服务的潜在需求,我们以20个主要慈善领域为选项,向受访者征询改进意见。经统计,受访者对教育助学、医疗健康、扶贫济困、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志愿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等7大类慈善服务较为关注,占比均超过三成,占比均超过三成,分别为46.33%、45.72%、41.23%、40.71%、33.28%、33.19%和30.16%,这与我国科教兴国、健康中国、脱贫攻坚、应对老龄化等基本国策和国家战略相适应。

为了解苏州市民在参与公益慈善时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我们提供了慈善行业中常见的若干现象备选。经统计,排在第一位的问题是慈善宣传力度不够,占比61.88%的人是因为不了解慈善政策等导致不愿参与慈善活动。此外,对慈善事业的接触机会少,对慈善行业的口碑印象,以及对慈善服务的认知认可低,都是妨碍市民参与公益慈善的重要因素,占比均超过三成,分别为45.81%、38.03%和35.35%。

另外,在征询公众对苏州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的意见建议时,受访者提供了众多积极观点,项目组拣选具有普遍性、现实性和重要性的建议汇总如下:建议加大慈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慈善工作者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做好社区基层慈善工作的组织动员,增大社会组织等慈善力量对服务对象的覆盖面,积极倡导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倡导和建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应加强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信息公开,并加大慈善文化和公益活动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慈善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益慈善活动与老百姓生活的关联度和黏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慈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